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台北金瓜寮溪遭毒魚 民眾憂心用水安全

(2013年9月27日 今日新聞網)
記者曾少甫/台北報導

翡翠水庫上游坪林區金瓜寮溪在8月時發生大量魚群死亡事件,採集的魚屍,經送檢驗機構分析確認係遭到人為施放「魚藤精」所毒害,該事件讓民眾憂心用水安全,翡管局表示,當時即已派員巡查與確認水庫水體水質一切正常無異狀,並已與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新北市政府等相關權管機關協議,未來將加強水源區之巡查,以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

翡管局表示,翡翠水庫上游遭毒魚事件,讓金瓜寮溪13年封溪護魚成果遭受重創,當地里民不但氣憤不已,更憂心影響到水源水質安全。翡管局為確認水庫水質安全,當日由水質採驗人員趕赴現場採集水樣與魚屍,經現場以及實驗室檢測多項水質物化性,均顯示水質一切正常,確認翡翠水庫水質尚未遭受影響。

採集之魚屍經送檢測,依據最新出爐的檢驗報告顯示,驗出0.06 ppm之魚藤精,顯示此次死魚事件確實遭到人為毒害,但使用毒物的種類並非劇毒之氰酸鉀或農藥。

翡管局強調,翡翠水庫是供應大台北地區約500萬人民生用水的主要水源,類似毒魚破壞生態與危害水源安全的行為,是絕不被容忍的,因此除要求該局派駐坪林地區的駐警隊員日夜加強巡查外,未來也會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坪林區公所等加強聯繫合作,共同維護大台北地區水源水質的安全。

魚藤精(Rotenone)
基本資料

魚藤精普遍存在於一些有毒豆科植物上,目前已知有超過65種以上的植物含有魚藤精。大部分商業化產品,多取自祕魯的 cube、馬來西亞的毒魚藤 (derris) 或巴西的 tembo等植物。魚藤精在有機園圃的使用是很常見的,一般商業產品大都製成包含魚藤精、除蟲菊和ryania的混合殺蟲劑。



反思:從這兩三週在課堂中學習到得東西,我了解人類不應該再有那種傳統人本中心的理論。從現在各種大自然的反撲當中大家是不是應該該意識到當你在傷害環境的同時,你就必須要有承受接踵而來後果的準備。假如承受不了,那就不要再傷害環境。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該培養所謂"永續發展"的概念。今天這則新聞還好是從魚群大量死亡發現到翡翠水庫水質或許已遭到污染,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我們沒有發現這些異象,最後那些有毒的物質可能不知不覺就被我們喝下肚了,直到生病時一切都已為時已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