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大量販店與超市承諾禁用農委會公告24種劇毒農藥政策,實施情況又如何?台灣綠色和平組織邀請關心食品的民眾,10月底前到常去的量販超市時,檢視店內農藥管理執行面是否確實,為自己的飲食安全把關、督促企業落實承諾。
今年初,全聯、大潤發、松青、頂好、家樂福、愛買等6大量販店與超市,雖同意禁用24種劇毒農,但根據各縣市衛生局抽查結果顯示,量販店與超市的農藥殘留問題仍然嚴重。
為評估量販店與超市農藥管理是否落實,綠色和平發起全民監督活動,已經召集全台50多位志工正在6大量販店與超市各分店邀請民眾填寫問卷、監督店家。
10月底前,民眾可先至「您是我的眼」活動網頁下載調查問卷,並親自到住家附近的6大量販超市,擇一分店進行稽查,再將稽查結果填入線上問卷或傳真回綠色和平,綠色和平將會統計結果,再行公佈。
「農藥殘留抽驗結果通常都在消費者購買後才知道,而殘存的農藥早已被吃下肚。」綠色和平農業與食品安全主任蔡絲婷表示,消費者站到第一線作稽核,除 了可以判斷評估再決定是否購買,也可以讓店家更加重視食品安全。消費者絕對有權利選擇在自己熟悉的消費通路,購買無毒農產品,並主動了解店家的農藥管理狀況。
針對源頭農藥管理政策,蔡絲婷更認為,6大量販店與超市更應說到做到,而非開空頭支票。50多位來自於各縣市的志工,都希望能親自確認平時購買的農產品是否有受到完善的農藥控管。在大潤發景平店查核的志工楊琇雯表示,店內如果有詳細的用藥說明或是產地栽種等資訊提供給消費者參考選擇,不但在選購時更安心,也是企業對消費者負責任的一種態度。
綠色和平在與消費者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大部份的消費者認為農藥管理是政府與通路商的責任,卻忘了自己有權利要求購買乾淨的食材。綠色和平呼籲消費者不做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積極挺身而出,捍衛自己飲食安全的基本權利。
此次調查是台灣首度有環保團體針對量販店與超市禁用農藥政策現況查核,而大多數的量販與超市表示歡迎,願意接受消費者的查驗。
資料來源:環境資源中心,本報2013年10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週六,2013-10-19 08:17
心得:
對於現在的人而言,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抬頭,上一次曾經討論到對於食品的挑選,是否因為做了報告而更加了解食品種類、生產方式等的選擇。對我來說我不會特別選擇所謂的標榜有機的食物來食用,就價格而言,偶爾選擇食用是可以負擔的,畢竟有機食品的價格往往都高於普通食品甚多,儘管其標榜再怎麼健康,若無法負擔也是徒然。再者,我會選擇相信上市的食物是經過政府的管理等關卡,因此他在品質上會有基本的保證。然而,近年來食物安全開始亮起了紅燈,我認為政府再把關的責任上必須負相當的責任,很多食品標榜著食品安全,卻與之背道而馳,如:毒奶粉、美牛,到上個禮拜爆發出來的假橄欖油等等。
這讓我想到之前去到日本,超級市場裡的水果蔬菜等等,都有清楚的標示產地,甚至會在產品上標有清楚的生產的來源、負責人、地址、連絡電話等,我覺得如果能建立一個這樣的機制,能讓消費者更放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