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食物調查是個滿特別的體驗,三種類型中我負責大家平常最熟悉的超市,我們挑選了最常去的家樂福。
以往,在逛超市的時候總是帶著一半玩一半採貨的心態去逛逛,在面對食物時,直接選取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或者是以價格為挑選物品的標準。儘管電視上常常在報導A食物添加很多人工香料、B公司廣告不實等等,但是對我來說好像鮮少受到影響。
在面對這次的作業,一進到家樂福裡面便開始東翻西翻,很難得的把商品背後的資料詳細讀過,甚至拍照以便紀錄。再者,面對有些產品標記並不盡詳細,便利用拍到的東西回家上網查詢廠商的資料,了解廠商或賣家公布給消費者的訊息。
對我而言這是一次改變自己平常的習慣,去嘗試讓自己更熟悉一樣產品的作業,但是我覺得這樣並沒有讓我覺得在購買吃的產品上有比較多的顧慮或在製作過程、生產方式等項目上嘗試較多的評比。在包裝上面的資料僅僅是僅供參考用,畢竟我們並沒有參與完整的流程,還是藏著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往往這些「不健康」的東西都要等到媒體新聞踢爆之後大家才逐漸有自覺。
有時候,規模較大、較有名氣的商家不見得全然真實,從過去的毒奶粉、塑化劑到最近的麵包事件等,消費者往往都是最後獲得這些消息的人。我想面對這樣的事情不如放寬心,然後減少對這些產品的攝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