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食品調查個人心得

飲食供給能量是人類生理需求的最基本,健康的飲食能帶給我們好的生活,除了政府需要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與制度之外,我們消費者更應該為自己把關,不只要購買食物還要了解食物,它從哪裡來、它怎麼製造的、它的價格是否公平。

這次食品調查作業給了我特別的經驗,實際走訪三種不同種類的販售食物處,分別是傳統市場、超市、有機商店,深入了解四種類的食物並且將其作比較,才發現原來食物的來源及製造過程有這麼多差異,且深深影響在價格的顯示上,最讓我感到訝異和奇怪的是,有些食品在超市竟然比有機商店還貴,而最便宜的依然是傳統市場,但我發現傳統市場的來源並不一定比較差,例如傳統市場的豆漿,它是手工自製而且2000C.C.才賣20元,從產品製作的過程到消費者手上,少了許多上游下游購買的成本以及包裝的成本,雖然品質可能不穩,或沒有標示清楚內容成分,但我認為這是可購買的。

經過這次的經驗,未來我在購買食物時,會更注意地仔細比較,了解自己吃下肚的食物是翻全、健康、環保,希望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保護自己、也保護地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