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2013年10月6日中國時報報導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戴沙佐教授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兩大速食連鎖業者出售的雞塊所含的雞肉成分只有40%至50%,其他成分包括脂肪、雞皮、血管、神經細胞和雞骨頭碎片。這種雞塊不但高脂肪而且高熱量、高鹽,吃下肚並不健康。
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但報告未指明是哪兩家業者。戴沙佐說,從研究結果看來,某些業者的雞塊用的不是低脂肪的純白色雞肉,而是加了很多雞雜碎和其他人工成分,然後加以油炸,卻仍稱它為雞肉,其實它是雞肉的副產品,高熱量、高鹽、高糖和高脂肪,是一種很不健康的食物。
戴沙佐指出,雞肉是蛋白質最佳來源之一,醫師經常鼓勵病患吃雞肉,而雞塊則是兒童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因為雞塊好吃,價錢也相對便宜,但是常吃雞塊會導致兒童肥胖,甚至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骨關節炎或無其合併症(comorbidities)。
研究人員說,雞塊偶爾吃吃沒問題,但要注意維持健康的飲食,多攝取瘦蛋白質,以及吃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
速食業者表示,國人愛吃雞肉,雞塊只是其中的選項之一,相較於炸雞腿、炸雞排或是烤雞之類的商品,是相對較為便宜的產品,主要配方就是雞肉和澱粉、調味料。
一名食品業者表示,國情不同,雞內臟的行情在國內很好,一般屠宰廠都會把內臟清得很乾淨另外賣,加工食品要混到內臟的機會不大,除非是價格非常低廉的商品,成分會比較有疑慮。不過,也有業者說,雞塊成分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雞肉,必須有些脂肪口感才不會太柴。
心得
以供需法則來說,當需求越多時,供應也會跟著上升。在資本暴力普遍的社會中,生產者會用盡各種方式降低成本以賺取暴利;但消費者呢?其實個人並不認為消費者是全然無辜的(包括自己在內),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消費,是因為個人喜好而選擇的;現代眾人都知道垃圾食物高樂量高油質,卻還是會心甘情願的將其吞下肚。而我覺得,與其依靠政府去杜絕類似這種非純雞肉的雞塊等案例,不如以身作則,少吃又或者不吃,一方面能換得健康,一方面又能拒絕資本暴力。
good job!
回覆刪除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