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視Peopo公民新聞https://www.peopo.org/news/219773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275
摘要:
針對台北市政府在預算尚未通過,卻於國慶日在沒有施工告示牌狀況下,出動10多輛怪手,將林口森林的大樹砍成一片葉子都不剩,如電線桿,許多小樹被視為雜木,直接用怪手鏟倒鋸倒,攔腰折斷,現場樹屍狼籍。
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與民眾將於現場大力譴責,預算都還沒過,郝龍斌市長需要在下任前砍樹砍得如此急嗎?目前將世大運列為重要政見的下任候選人,是否要接續這個荒謬的砍樹蓋世大運選手村建設,到時候數十年長成的林口森林也被摧毀,種樹護樹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滿口謊言的政客們斧頭鏈鋸的速度!
為了世大運選手村,在地居民組成「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回顧過去各國舉辦世大運的狀況,多次向政府提出重新選址的建言,不過卻被一口回絕。簡佑遠說,過去各國舉辦世大運都是以學生宿舍做為選手村,還有倫敦奧運選手村以舊工業區改建的案例,他不懂,「世界大學運動會就是以大學生為主體,政府為何要花費上百億納稅錢,鏟平13個足球場大、1千3百顆樹木的森林,來興建只有12天活動的世大運,落得一個名不符實的名聲?」
心得:
從此則公民新聞,與參考資料(台灣立報9/12新聞)中可以看出,發聲者對於政府砍伐林口森林興建選手村這件事,是一面倒的反對,且認為花上百億毀掉十幾公頃的林地只為了十多天的世大運是不合乎效益的。
就我看來,這則事件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首先從「生態環保」的角度來看,如上述,我認為砍伐林口林地最重要的考量即是水土保持,若是砍伐了這些林地會使土石流加劇,那就須從新評估該案。第二個切入的角度是「興建世大運選手村」或是「舉辦世大運」的效益。世大運是臺灣歷年來獲得主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台灣成功申辦此次世大運,對未來申請興辦東亞運、亞運、奧運極有幫助,也就是說,世大運的興辦能提升台灣的能見度,某方面來說也是抬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因此我認為興辦世大運或是建選手村是十分重要也是效益極大的。政府的選址確實應考慮到生態與水土保持,但我認為不該一面倒的抨擊政府的砍伐森林,忽視興辦世大運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