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無透明公開討論 歐盟專家核安壓力測試受質疑
歐盟核安管制者組織(ENSREG)9人專家小組接受原能會邀請,從9月23日起進行為期10天的「台灣核能電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同行審查工作,但至今不但沒有與民眾公開對話,甚至成員名單也不曾公開接受檢視。
「廣博的、透明的安全風險評估」,環保聯盟學術委員徐光蓉指出,所謂壓力測試,全名為「cmprehensive and transparent risk and safely assessments」。但事實上,審查小組只對原能會所提供的核一二三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中,從重大天災、喪失安全系統、發生重大核災的因應能力3件事項進行書面審查,而例如機組年齡、原廠設計瑕疵、施工品質等等卻無從監督,其實非常偏狹,更無法保證核電廠的安全。
徐光蓉更指出,原能會所提供的國家報告,由核電廠自行撰寫,原能會只是將文件整理,並無對其作出應作的評估,亦未經過立院的監督。當中有許多錯誤,例如隱匿近年發現3座核電廠有活斷層通過、活火山活躍的事實。而當中提及的「斷然處置」計畫,更根本尚未經原能會審查通過。因此他們質疑對如此不實的報告書進行審查,做出來的結論亦將毫無意義。
在透明公開的部分,9人專家小組在台的10天,不但未曾接受媒體採訪,甚至不曾與民眾對話。雖然25日預定與民間團體代表見面,但當天方儉等人受邀出席時,驚見20多位鎮暴警察配戴警棍相迎。
當天原能會堅持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得錄影錄音,擔憂要是參與會議,只會淪為幫原能會能在清單上「民眾參與」一格打個勾的功能,所有的民間組織在當天都退出了會議。
作家劉黎兒以電話連線,表達同行測試根本毫無意義的見解,她認為這只是核工業之間的互相包庇,在福島核災後互相貼個貼紙做保證。但要是之後發生核災,ENSREG依舊什麼責任都不用負,劉黎兒指出,就在福島核災前兩週,福島核電廠才通過檢查,但出事之後,負責檢查的機構一元都不用賠,讓日本人相當氣憤。
資料來源:環境資源中心,週四, 2013-10-03
心得:
我並非一個反核者,對核能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在福島核災後逐漸開始接觸一些核能相關問題。越來越多的新聞、報告等內容的出現,我逐漸開始質疑我自己對核能的認知。從這篇文章中,我感覺到的不是核能本身有多少危險,而是當局用謊言的堆疊掩蓋,甚至增加了核能的危險性。儘管大家都知道核能本身有其危險,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危機多來自於當局。所謂完善評估和監督可以大大降低核能的危險性我可以相信,但是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深刻體會到資訊不對稱,因為當局的不透明,造成人民的不信任。除了核能本身具有的危險性,我覺得在謊言跟不對稱的資訊背後堆疊隱藏的不公開真相才是真正造成核能危機的擴大和人民不安的主要原因。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