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康健》麵包調查 含鈉,飽和脂肪偏高

時間&作者:2013-10-02 12:14:17 林宜箴

出處:國立教育廣播電臺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55041

新聞內容:
  平面雜誌《康健》針對5大連鎖麵包店的麵包從「含鈉量、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比例、含鋁膨鬆劑比例」進行檢驗,發現民眾常購買的麵包中,吐司含鈉量高、麵包大多含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比例全都太高、甜甜圈等蓬鬆麵包含鋁等危機,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如果你愛吃吐司,可要注意,吐司的含鈉量竟然超越多數麵包,根據平面雜誌針對5大連鎖麵包店的麵包進行調查,民眾常購買的吐司,大約吃兩片就含超過1公克的鹽,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6公克,也就是2400毫克,而WHO規定更嚴格,建議不宜超過2000毫克。
  除了吐司含鈉量高易導致血壓上升,而大多數麵包含反式脂肪,有的甚至一天吃1.5個就超標,而且所有麵包飽和脂肪比例都高於1/3,有些甚至高達6成,吃多會讓人的總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都偏高,也容易增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小朋友最愛的甜甜圈,為了要膨鬆好吃,製作過程中多會摻膨鬆劑,尤其含「鋁」膨鬆劑較便宜,抽查的麵包中,聖瑪莉的甜甜圈中和順成蛋糕的scone中,都驗出鋁殘留,過量攝取鋁會傷害神經系統,吃多恐失智、骨鬆。吳映蓉建議主管機關除了要有效管理、加強稽核外,消費者要認識麵包的原味,口感太軟、太艷麗、加工繁複、放久都不壞的麵包要少吃,也要少買大量生產的麵包,並主動要求店家提供食品成分與營養標示。


心得:
  數個月前,主打「天然酵母,無添加人工香料」的著名麵包店,因被檢測出在食品中添加香精而鬧得沸沸揚揚。而這週面對康健雜誌的報導,消費者對於麵包品質的信心再次下滑。
  綜觀今日的食品市場,提供劣質食品的商家固然惡劣與投機,但我同時也認為這世代的人們,大多喜歡色香味、包裝精美俱全的食品,以經濟理論而言,有需求才有供給。縱然人們都了解真正健康天然的食品,大多長的不美觀,嚐起來的味道甚至不討喜,但大家仍選擇的口腹之慾,選擇好吃、漂亮、精緻、便宜的食品,而將健康拋諸腦後,直到媒體的報導重現了食物的原貌,才一昧指責,但似乎鮮少反思過自身對食品的偏好。
  因此食品安全的問題,個人淺見認為除了靠政府的抽樣檢測與店家自身的道德把關外,我認為消費者才是在食品安全的仲裁者,選擇安全、健康、天然和原味的食物,拒絕添加人工材料的食品,以不吃不買拒絕劣質食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