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9 香港新浪網) |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中秋節臨近,不少家庭都會購買月餅應節和送禮。香港有環保組織發現,去年每個家庭平均丟棄了0.75個月餅,推算香港共丟棄179萬個月餅,相等於148幢高達118層的環球貿易廣場,或91條青馬大橋。組織建議市民送禮時可改以保鮮期較長的食品代替月餅,同時應選購包裝簡單的月餅以免造成浪費。
香港一環保組織上月以問卷訪問319個家庭,瞭解他們去年慶祝中秋節的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家庭去年平均購買2.28盒月餅,是自2004年開展調查以來的第二低。而每個家庭平均丟棄0.75個月餅,更為調查歷來最少紀錄。不過,若以去年香港有238.9萬戶推算,去年便丟棄了179萬個月餅,若將所有被丟棄的月餅迭高,高度如同148幢香港最高建築物環球貿易廣場,而單行並排則等於91條青馬大橋的長度。另外,有64%受訪家庭稱月餅有“環保包裝”會吸引他們購買,87%表示會參與月餅盒回收。
而在燈籠方面,受訪家庭去年平均丟棄0.55個膠燈籠,數字較去年調查下跌超過35%。而受訪家庭中,會保存去年膠燈籠今年重用和選擇不會重用的比例大致相若,分別為44%和43%。至於過節用膳的情況,有64%家庭承認去年吃團圓飯時會有剩餘食物,當中以肉類居多,平均剩下0.6碟,而飯、面等主食,以及蔬菜則平均剩餘0.5碟和0.4碟。剩餘食物的主要原因是高估需要和刻意預算較多分量,有48%稱會全部留待日後食用,41%會部分留用、部分丟棄,會實時丟棄則占7%。
該環保組織保育經理呂德恆表示,雖然市民丟棄月餅數字創歷年新低,累積起來的丟棄數量亦不容忽視。他指出,調查發現有94%受訪家庭因“過期”而丟棄月餅,而近年流行的冰皮月餅保鮮期則更短,市民容易因趕不及食用造成浪費。他建議市民過節期間向長輩送禮時,可改以幹冬菇、幹元貝等保鮮期較長的食品代替月餅。他又提醒市民選購月餅時,應選購包裝簡單的月餅,以免過多和精美的包裝構成浪費。
呂德恆亦呼籲市民在外用膳期間,可在點菜前向店員查詢或觀察其他食客的飯菜分量,減少因估計錯誤而剩餘食物。他又指,近年自助餐和放題食肆越來越多,曾有調查發現酒店准備自助餐時會比需要額外預備多30%食物,呼籲市民今年團圓飯應避免選擇任食、自助餐和放題。
◎反思:根據香港的驚人統計,光是香港這麼一個彈丸之地,去年丟棄的月餅就有179萬之多,很難不讓人反思同樣也是彈丸之地的台灣,中秋佳節將近,近日也看到許多有名的糕餅店大排長龍的新聞,但除了佳節氣氛和身體熱量增加,我實在想不出人們需求月餅真的有這麼大的原因?!或許對於食物,我們真的應好好衡量真實的需求,才不會造成過多的浪費,另外也可參考文末的建議,使過節也能兼具環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