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辦單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三、承辦單位:中華青年交流協會
四、協力單位:邀請相關民間團體、政府機關共同參與
五、活動宗旨:協助臺灣青年發掘在地資產,並引導來臺陸生認識臺灣的多元、精緻與活力,讓所有青年學子都看見臺灣的獨特與美麗。
六、活動時間:2013.10.11-14
七、活動心得:
趁著暑假的尾巴,我第一次參加了由民間非營利的團體所主辦的田野工作隊,由全台灣四十位有著共同關注社會理想的青年團聚在一起,密集的進行思考的碰撞和交流,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因此而找到了和訊息及議題接軌的管道,這次的營隊便是透過那次工作隊的夥伴而得知的,不過很意外也很慶幸的是,最後只有我一人報名參加此次的營隊,給了我接觸更多接觸不同青年的機會,尤其是和陸生們的交流,更為珍貴!
想當初,送出報名表後,對於到底要不要參加,我猶豫了很久,會選擇參加臺灣民主營這個梯次的初衷,是因為看到了現今台灣社運的蓬勃,動則幾萬人上街的社會現況我其實感到質疑,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議題而上街的、而一次運動中到底又有多少人只是淺層的參與而不曾涉入動員及籌備的過程,我想深入的了解社運從無到有的歷程,不敢說自己上了營隊的課後就能為社會做些甚麼,但至少我使自己從淺層參與有了進入中層和深層的可能,那到底還猶豫甚麼呢?!也許是一種對於突破自我認知的矛盾和恐懼感吧!不過幸虧在工作人員奪命連環的催繳保證金下,我勇敢的克服了那步艱巨的步伐,踏出那一步後反而感到天空更寬闊蔚藍!
這次營隊在有著資深社運經驗的何宗勳老師帶領下,我對於社會運動的運作過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透過小組的分組實做我才發現,原來一項議題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必須具備單一且具體的訴求才能使運動的動機和目的強而有力且火力集中,有了明確的主題後,還必須進行各項的表格評估來幫助自己釐清議題的現況,進而去預測出運動的可能性和實行性,並不是單靠一股衝勁,運動就得以完成,其實背後都是經過一系列理性的評估和策略的擬定過程,這次的課程使我對於社運的領域,有了從廳房進入內室的突破性認識,感覺受益良多。
營期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和陸生的交流,雖然在學校也曾和來臺灣交換的陸生有過對談,但這麼密集的一起思辨一項議題的形成和策略,如此具備思考性和意識形態上的碰撞還是第一次,特別是我們這組所做的題目是要為陸生爭取在台就讀期間能有兼職實習的機會,站在反對的立場上,一開始我也曾經對這樣的小組議題感到排斥,但後來經過幾番的爭論,妥協和退讓,雙方反而更學會了包容和尊重,並針對對方所質疑或不能接受的論點,做修正的方案和問題的釐清,共同來完成小組共同的報告,最後還拿到了第一名,這樣的過程真的事很值得也很難忘!
除了嚴肅的小組議題上的分享,餐桌上,我們也聊各式瑣碎的生活話題,從政治聊到了教育;風水名勝聊到了臺灣觀光小吃,生活經驗的不同,使我們對於彼此的各種話題和意見的發想都充滿著新鮮和好奇,令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兩岸不同的用語,和來自大江南北的多元鄉音,我最常問小組同伴的話就是那個誰誰誰是哪裡人,雖然到現在我還是分不清南北口音的差異,但是能在短短幾天就接觸到大陸各省的人以及聽他們說話,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幾天下來,我發現陸生和臺灣學生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勇於嘗試和跨出去的寬闊心胸,臺灣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就少了那份跳出方框的思考和跨越的勇氣,從小我們被教育在有標準答案下思考,或許早就忘了那種隨筆揮灑,大膽發問的自然求知慾和自信,但是在和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找到了這樣的自己,一聽到自己不懂的文化差異上的問題,我總是能毫無顧忌的大膽發問,我很享受在這樣的情境下、這樣單純求知的自己,沒有壓力卻學得很快樂,短短四天卻像壓縮了幾年所學和閱歷般的充實豐富。
除和學員間的相處,活動還安排到了慈林基金會參訪,這間由台灣的民主鬥士林義雄先生所創立的基金會,裡面陳列了台灣從威權時代到民主的政黨輪替的一系列進程,包括一些著名且重要的社運物件,處處可見台灣民主之路一路走來的痕跡及艱辛,尤其是林義雄先生還因為為了換得台灣民主而遭受喪失骨肉和母親的痛,真的深感佩服和感動,記得導覽人員說,目前台灣民主所面對的困境便是有民主之名而無民主之實,政府無視於人民的吶喊,官僚體系不以民主為上,民主根本不具備從上而下在體制面的落實,實在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不過也不需太過於悲觀,至少在近年看到學運的時代和新公民運動的崛起,讓我們看到了青年族群開始關心公共議題和台灣的未來,這股力量將帶台灣走向民主的下一個階段。
這次可以全程參與台灣民主營的活動,我真的感到很慶幸自己當初最後還是來了,透過營隊,我學到了社運空有熱情和衝勁外還必須具備的理性工具,而這套工具其實除了用於公共重大議題的抗爭,也對平時的生活很有幫助,在發現問題後能使問題更聚焦並找出解決之道去執行。另外對於和陸生交流的排斥感去除了不少,能更敞開心懷的與他們來往,雖然活動結束了,但我們依舊透過臉書有很頻繁的接觸和對談,相信這份友誼是可以超越意識形態之上的!最後便是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和辛苦的工作人員們,用心規劃了這一整個活動,每天比我們早起、比我們晚睡的忙碌,最後大家一起共享收穫和成果那一刻格外令人難忘,期待下一次還有機會參加本協會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