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環評會議心得

    這次去聽講的環評會議是「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新竹-南投段)及(新營-屏東段)等二案收費站重置工程變更」,這是我第一次去聽說明會,小時後在課本上有學過"公聽會"這個詞兒,殊不知因緣際會下,這次竟然有這個機會可以往上一層(與政府間)去旁聽,一看到環保署巍巍的大樓閃亮亮的招牌時,有點被下到不敢進去,再來是警衛一絲不苟的操作程序(簽名→換證→打專線),最後有請替代役帶路,可能是第一次進入正式國家機構,因此我深深覺得這樣的體制讓人感到非常專業!
    進去後發現會議室的設置就和學校國際會議廳一樣,只是小了許多,隨著專業人士以及政府官員的進入,壓迫感襲擊而來,坐在旁邊角落的位置,聽著委員詢問建商問題,到最後委員們之間要投票討論建案是否可以通過,主席請建商離席,隨後投票結束,場面也恢復比較活絡的氣氛。
    在討論過程中他們不停的在討論,如果收費站設置變了,變過的收費站顯於一般收費站特別,可能會吸引民眾圍觀,以旁觀者的角度我來看,我覺得因為政策的改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所以每個問題每個疑點每個細節都要被放大再放大的討論,可能我們一般人現在看覺得沒什麼問題、沒什麼會擔心,但是等到工程結束,問題接踵而來時一切都來不及了。期間有一名官員說 :「什麼一切都好,只要不會塞車就好,什麼都沒事,等到塞車時民眾就會開始....」期間也可以感受他們深深的無奈,只是這種發包工程,難免會被社會民眾與大眾媒體檢視,所以在審查過程中是非常嚴謹的。
     經過這一次的旁聽,深深折服於主席、環評委員、教授們的專業能力,看似簡單的成品,背後也蘊含了很多的討論、翻案,也覺得每個人都很有素養,認為自己應該要在多培養這方面的經驗,不然就會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不小心鬧出笑話來,雖然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會議,但是卻讓我增加了一份難忘得經驗以及體認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