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被形容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強烈風暴」的颱風海燕,今天(8日)掃過人口稠密的馬菲律賓中部,造成大規模淹水,電力、通訊中斷,空中和海上交通全面癱瘓,百萬人避難。
目前海燕普遍風速達每小時315公里,瞬間最大風速飆到每小時380公里,比高鐵還快。NBC 預測這個颱風「會違成重大傷亡」。目前傳出至少4死 。
官方氣象機構說,海燕清晨4時40分登陸菲國中部薩馬島(Samar),並迅速往西北方向移動。薩馬島位在首都馬尼拉東南方約600公里。
美國CNN新聞網以「大禍臨頭」(Calamity)來形容海燕的襲擊。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形容海燕為「怪獸級風暴」(Monster Storm)。
海燕強度達到最高的第5級,挾帶破壞性強陣風,在雷伊泰島(Leyte)和薩馬島掀起高達4至5公尺的巨浪,步步逼近多個假日旅遊勝地。
總統艾奎諾三世昨天呼籲置身海燕預測行徑路線的民眾撤離危險區,如今約有100萬民眾棲身20多個省內的避難區。美國知名氣象學家馬斯特斯(Jeff Masters)在Weather Underground網站說,海燕是有紀錄以來威力最強颱風之一。
================心得=================
最近的新聞總是將焦點放在鞋子及誰和誰能不能結婚上,但有人還記得莫拉克風災的慘痛教訓?這次的海燕颱風很幸運的往菲律賓移動,但若是往台灣這個方向衝撞,我們又能倖免嗎?還是整個台灣都要被土石流淹沒了?重演颱風版921的慘劇?尤其現在地球暖化的後果已經愈來越明顯,劇烈且不規律的氣候變化已不是數百年才出現一次。位在第一大洋邊的台灣,每個夏秋之際一定都會承受颱風的侵襲,菲律賓已經做了前車之鑑,那我們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的新聞被淹沒在政治口水中之時,整個政府體系是否還在有效率的運轉?這些基本的有關生命安全的防災問題都應該是我們最優先要解決的事項。回過頭來看看我的國家的每項環境建設,若把關的環評委員都能夠確定這些建設不影響台灣的地質環境結構,也能夠承受劇烈的氣候變化,那我們生命財產受到這樣威脅的程度也會相對下降。但前提就是要能夠好好把關,能拒絕不肖商人短視近利的利誘,且整個體系的環境和風氣也不會使得官員沒辦法不拒絕,這些基本條件做到之後我們才能期待政府能有效率的為我們把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