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7日上午審查環保署103年度施政計畫及收支預算案。田秋堇質詢表示,處理回收廢五金時,會用到大量的水資源、化學物質處置,加上無法處理的終極垃圾,不僅會增加台灣環境負擔,也會危及水資源和人民健康。環保署面對這些威脅,有何配套?
沈世宏認為,不該把過去不當處理的案例,說成現在的處理方式。田秋堇說,你敢保證廠商不會把這些終極垃圾和污染物質,流出去嗎?沈世宏沒正面回應,但強調國內回收業者技術進步,廢棄物處理再回收利用率已高達8成,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概念,所有東西都可以是資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擬將廢電線電纜、廢電阻等12項混合五金廢料,從「有害事業廢棄物」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合法進口。環保團體不僅反對開放,更憂心廢棄物進口,將重演二仁溪重金屬污染、綠牡蠣再現。
「廢棄物處理場若能規矩妥善處理,就是很好的配套,」環保署長沈世宏答詢更直言,如果照這邏輯,手機也是進口的,手機內也含鉛,那大家講手機,不就 是把有毒廢棄物拿在手上了嗎?沈世宏強調,手機裡含鉛與環境中污染的鉛,是不同的鉛。電視和電線都含有金屬,但民眾仍然可以用,就是因為它實際上沒有危害。
沈世宏認為,不該把過去不當處理的案例,說成現在的處理方式。田秋堇說,你敢保證廠商不會把這些終極垃圾和污染物質,流出去嗎?沈世宏沒正面回應,但強調國內回收業者技術進步,廢棄物處理再回收利用率已高達8成,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概念,所有東西都可以是資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擬將廢電線電纜、廢電阻等12項混合五金廢料,從「有害事業廢棄物」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合法進口。環保團體不僅反對開放,更憂心廢棄物進口,將重演二仁溪重金屬污染、綠牡蠣再現。
「廢棄物處理場若能規矩妥善處理,就是很好的配套,」環保署長沈世宏答詢更直言,如果照這邏輯,手機也是進口的,手機內也含鉛,那大家講手機,不就 是把有毒廢棄物拿在手上了嗎?沈世宏強調,手機裡含鉛與環境中污染的鉛,是不同的鉛。電視和電線都含有金屬,但民眾仍然可以用,就是因為它實際上沒有危害。
資料來源:環境資源中心,摘錄自2013年11月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鄒敏惠綜合報導 ,
週五, 2013-11-08
週五, 2013-11-08
心得:
看到這篇新聞讓我開始搜尋了一下相關新聞,其實我不太理解開放進口廢五金的目的,但在多篇資料與新聞中,大致上給我的目的就是經濟,開放垃圾來台灣處理。根據某些資料
台灣從民國82年才禁止廢五金進口,之前持續進口各國電子廢棄物,在二仁溪出海口附近處理,廢棄物一車一車丟入二仁溪,堤岸充滿電子廢棄物;之後政府花了42億進行二仁溪整治,至今還會發現污染。是故得知,這樣的東西進口仍然會有很大的影響。
再者,環保署要改變認定標準,10月2日開了公聽會,只邀請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同業工會、全國工業總會、廢棄物處理回收業等,完全沒邀請任何民間會受到開放政策影響,以及長期關注廢棄物的相關團體,明顯是迴避民間監督。從這來看更是未達到資訊公開透明的動作。
在面對這些廢棄物時,不知道政府是抱持著怎麼樣的想法的,我想他們絕對不可能完全不知道這些垃圾所可能造成的汙染,甚至對環境造成長期的為害。我想以我一個沒有什麼專業知識的人都可以從過去的例子探討或預見可能的危害。然則,身為高階官員的環保署長怎會用不同立意點的例子去試圖護航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