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觀光旅遊夯 海中珊瑚卻遭殃

  屏東海生館研究發現,南灣珊瑚礁體內累積了數10種以上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其中最多的是多環芳香烴(PAHs),陸上汙染源是罪魁禍首,這是全球首度針對珊瑚體內的環境荷爾蒙進行研究,成果也被刊登在國際期刊《環境汙染》上。

  海生館副研究員柯風溪說,環境荷爾蒙也是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由於具親脂性,即容易吸附在脂肪中,因此容易累積於生物體內。以往研究多針對人體、哺乳類、魚類等較大型的動物,海生館2年多前針對珊瑚進行研究,是全球首例。

 研究結果發現,南灣珊瑚體內累積數十種以上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其中以PAHs數值最高,濃度比周遭環境中的底泥、石頭等高出百倍以上。柯風溪說,PAHs主要來源包括機汽車排放的廢氣、垃圾燃燒、水上摩托車漏油等。

  另外南灣石牛溪口每當大雨後,汙染濃度就會飆高,顯示陸地沖刷至海中的汙染對珊瑚礁生態有嚴重威脅。PAHs是穩定性極強的持久性汙染物,一但排入環境就很難被分解,累積在生物體內到一定濃度,容易產生癌症等病變,像人類等愈高階的動物,體內累積就愈多。



資料來源:環境資源中心,摘錄自2013年11月12日中國時報





心得:

  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顯,但是卻很難引起大家的注意。我想這樣的新聞比起政治、經濟等影響並不會立即的有所反映,然而這樣的影響卻是比之更深遠的。回歸過去提到環境的概念,再對照到最後一段,我想可以很明顯的得知我們在污染的同時,儘管非人類的生物所受到的影響和傷害似乎比較重,但在最後,往往都會反映到人類身上,「像人類等愈高階的動物,體內累積就愈多」,或許,在我們享受這些資源的同時,應該考慮到我們的周遭,亦即我們生活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