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環境評估會議心得

會議名稱:國立清華大學北校區建築更新環境影響說明會
時間:102年10月31日 13:30
心得:這是一場關於清華大學更新校區的評估會議,會議的開頭是由清華校方帶來的簡報介紹,為了保護區域完整性,校方將更新區域劃為7區,並逐步更新。在這場簡報中,我蠻喜歡清華的規劃,尤其是在環境保育這一部分,因為清華靠山,生態生物也十分多元,因此清華首先採取了對整體環境生態的統計,並劃出一塊為生態保留區,區域大小佔校於百分之40以上。這一區塊中,大部分皆為永久性保留綠地,只會因應休閒需求設置1~3處的廁所與景觀亭。而校方與規劃者表示,因為支離破碎的綠地,對於生態相當不利,因此採取了將建築物集中,畫出一塊完整的綠地,作為生態保育。
另外,在建築物更新時,常會產生與比鄰的糾紛,清華大學也召開了公開說明會,與鄰近的居民里長討論並處理相關意見,以減少施工期間的紛擾。同時也對營建期間,所產生的噪音、棄土、汙水、空氣品質、交通不便提出減輕對策,在這一部分,會議的出席委員們提出了許多質疑,因為一如往常的,需多工程在營建期間,對比鄰帶來的困擾比規劃中的更多,又或者廠商多會在施工期間過於忙碌,而忽略的當初的承諾,因此委員的質疑多著墨於此。
最後在這次的評估會議中,我認為最大的癥結點在於施工期間過長,因為清華這次要更新的面積多達78公頃,整體的施工期間長達50年,雖為逐步更新,但工期的時間一旦拉長,變數型就顯得高,因此這一場會議中,校方一直不敢把話說死,畢竟這是一個50年的承諾;就算將環境保育做到最好,仍是50年對土地的傷害。兩權之間如何取其輕重,就是考驗著建築施工、校方規劃及環評委員的智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