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1)去環保署旁聽「台9線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後續計畫第二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小組審查會,也是我第一次進環保署參與環評會議。
一開始坐在旁聽席,觀察到主席坐於正前方,左手邊一排坐的是環評委員及教授們,右手邊那一排則是開發單位之人員。在司儀口述完整個會議流程後,有位委員提出問題,這時才發現建商沒有派代表來參加此次會議,真是令人錯愕!而主席及環評委員們立即召開緊急小組會議,討論此次審查會是否能繼續進行。經過五分鐘討論後,專案小組決定請開發單位馬上傳真授權,並承諾公路總局會概括承受今日會議所做之決定。因此審查會得以繼續進行。
會議過程中,開發單位針對拓寬長度及結構數量調整、交通行控中心設置規畫調整、施工期間水文及水質減輕對策調整及環境監測計畫中「地形地質」監測項目局部調整做出說明,而後主席及環評委員們也提出許多意見與疑問,開發單位再做出回應,最後由專案小組進行小組討論做出此次審查會最終結論。
由於專案小組認為開發單位有許多資料不足且不完整,例如缺乏生態現況資料、無環境保護對策、無監測計畫、應提出補償計畫等等,因此決議此案再審。
旁聽完此次環評會議,讓我了解到進行環評會議的整個過程,也讓我見識到主席、環評委員和教授們的專業能力,大家都積極的發問與討論本案相關問題,且列席人員皆專注於本場會議,讓此次會議進行的很順利。但我認為會議時間不夠充裕,只有一個半小時,而且有點誇張的是,審查會還沒有完全結束,要進行下一場審查會的工作人員就跑了進來,在我看來是很不尊重正在進行會議的大家。所以我覺得會議的時間應該拉長,讓大家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做充分的討論與意見交換,且應保持對進行中會議的基本禮貌與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