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馬公第二海水淡化廠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時間:102年10月25日
心得:
開發馬公第二海水淡化廠的原因是,水利署想要改善澎湖因先天的水文條件不好,加上地下水有鹽化的現象,還有近年來澎湖正在面臨產業轉型,使得傳統水源已經難以滿足現在的用水需求,為了穩定供應澎湖地區的生活與工業用水,還有未來觀光發展的需求,保育地下水源等等,希望能減低抽取地下水和增加湖庫的供水能力,新建海水淡化廠與改善現有海水淡化廠的供水能力,以確保澎湖地區未來 至民國110 年的用水需求。
這次的會議主要是針對在100年時的調查進行補充和再次調查,讓開發商對興建海水淡化廠包括氣象、空氣品質、惡臭、噪音、陸域、海域生態、水質、海象、輸砂、海域底泥、地下水水質、交通流量、地形、地質、土壤、廢棄物、景觀、文化資產等等的環境影響評估做說明。
而第二海水淡化廠的環評爭議問題在於,要興建海水淡化廠的這個區域,是有保育類和珍貴稀有動植物的,廠址是位於澎湖國家風景區內,也位於地下水管制區、噪音管制區以及水汙染管制區內,對於環境及生態的保育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加上當地居民及專家們對於海水淡化廠的取水、排水、節水等問題有疑慮,擔心要排放出去的鹵水的鹵素濃度是否會影響附近的海域。
在這場環評會議中,除了聽到馬公第二海水淡化廠的環評內容、問題外,還發現了一些弊端,像自來水公司及開發商在對專家提出的疑慮問題做解答時,會有一些不清楚或是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出現,還有互踢皮球的狀況,或是出席會議的人員並不是直接承辦、接觸業務的人,這種情形讓我對我們的環境影響評估有點不安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