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23日
出處:水資局新北報導
內容:
為活化板橋湳仔溝水岸生態和景觀,並持續改善湳仔溝水質,新北市水利局進行整治及景觀再造,採「上游淨化、中游去污、下游活化」治理模式,期望湳仔溝淨化活化後能蛻變為具人文歷史全新的水岸風貌。
水利局長古沼格表示,透過上游礫間帶淨化清水引入湳仔溝,中游再去污截流與渠底改良,下游於河道中自然活化水質,三管齊下,階段性的整治目標在使湳仔溝水體達到丁類趨近於丙類水體,讓水質不臭並逐漸恢復水中自然生態。
古沼格說,湳仔溝歷經30多年污染,要由臭水要變成潔淨,除不再污染並注入乾淨的清水外,還須要時間的自然淨化。目前雖已有明顯改善,但要達到無臭的目標,還需要進行持續自然淨化,相信不久之後,湳仔溝即能如鳳凰般蛻變活化成生命之河。
心得:
河川是文明歷史的起源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若能做好河川的整治,不但能提升我們生活品質,更能在大雨時避免災害,更能維護河川的生態。在上一次課程中的世界咖啡館討論國土的問題時,有提到行政區的畫分對於河川整體的整治會造成困難,我認為是沒錯的,若河川的整治能不受到這些行政去劃分的關係而有更好的整治時,這時提升的不只是一個城市的生活品質,而是很多城市的。河川的整治很重要,但河川整體性的政治才是最重要且最長遠的作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